
最近,有一家国内媒体报道,指出中国国家足球队在选帅方面的进展缓慢,主要原因在于足协在许多事务上并无法独立做决策,选帅一事涉及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让人深感担忧。这样的局面使人忍不住思考,国足的选帅过程是否会重演2021年那场戏剧性的换帅风波?
回望两年前,当时国足主帅李铁突然下课,足协原本倾向于让国青主帅扬科维奇担任临时主帅。然而,在这个关键时刻,更高层的管理部门对这一人选进行了反对,双方在主帅的选择上形成了僵局。最后,管理部门先行决策,由李霄鹏接手国足,足协对此只能无奈地观望。可见,在国足的换帅过程中,各种势力之间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过。
因此,当有关“足协在国足选帅问题上受到制约”的消息流传时,不少人开始产生担忧,担心足协会受到外部压力,最终选择一位“土帅”来执掌国足。甚至有立刻给出具体人选的讨论,认为现任国足中方教练组的助教郑智很可能成为候选之一。
然而,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,这种担忧虽然并非完全没有依据,但实际上却是多余的。因为即使在选帅过程中遇到困难,足协也绝不会考虑让郑智担任主教练,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。首先,在经历了李铁和李霄鹏这两位主帅的失败之后,无论是足协内部还是外部的观察者,都深刻认识到“土帅”效果有限。国足未来的主教练必须是一位具备国际视野的外籍教练,才能带领球队走出困境。
其次,郑智在担任国足助教期间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绩,反而还曾与球迷发生过冲突,这使得他的执教能力遭到质疑。加之他缺乏足够的执教履历和成功经历,足协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争议,显然不可能将重任托付给郑智。
最后一个原因是,郑智本人对于担任主教练的位置并没有强烈的欲望。有传闻称,郑智与李铁等人的执教热情不同,他更倾向于行政管理的角色。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教练领域,他始终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。因此,即便足协或其他管理层强行推动郑智接手国足,他本人也可能并不认可这一决策。
除了郑智之外,还有一些民间呼声较高的本土教练,如于根伟和邵佳一,在国足选帅的过程中也很难被纳入考量范围。因此,关注的重点应该集中在国足最终选择哪位外籍教练上。例如,足协希望选择60岁以下的教练,而更高层却认为年龄较大的教练更能掌控场面,这种看法将使得最终的选帅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。